教研通讯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2010年第3期(总第3期)
目 录
一 教研动态
二 交流平台
三 荣誉星空
四 理论园地
一 教研动态
我院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展以来,在学院领导的全力支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克服了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教学场地亟待改造、时间严重不足等难以想象的困难紧张有序推进,尤其是在炎热的暑假期间各系课程改革以牺牲整个假期作为代价开展得各有特色,这既体现了我院各部门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也体现了我院教师积极参与改革敢于牺牲富于创新的崇高职教精神。新学期伊始,我院新公布《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见校园网通知《关于公布本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的通知》》附件 发布时间
■
■2010年7月14-16及27日为解决职业教育和培训中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素质课程教学问题,帮助教师掌握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教学模式及训练程序,增强学生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自我管理、信息处理、创新等职业核心能力(关键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我院在荔湾校区举办了“教育部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师资培训班”,来自公共基础系的全体教师及教研室、教务处、政工处、督导室、办公室等相关人员约五十人参加了此次培训。院长杨敏、党委书记雷俊、副院长夏晓冬、副院长任惠霞等院领导出席了本次培训活动。
■
■
■
■
附件: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
编号:QD-0711-06 B/0 流水号:2010-103-01
本学期,教研室将继续以“273”工程为指引,根据学校“绩效优化年”抓质量、促绩效、塑形象的年度工作要求,紧密围绕学校高端发展、内涵发展的办学方向开展各项工作。在开展工作中,以重点项目为抓手,通过引导与指导双功能的结合并依靠学校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共同开创学校教研工作的新局面。
一、工作重点:本学期教研工作的重点仍放在内涵建设上,重点的项目是“273”工程、新一轮课程改革、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以及ISO质量体系的各项培训和审核。
二、工作方式:根据学院实行院系二级管理格局已基本形成的情况,学院的教研工作也应顺应这种转变,其工作方式将实行宏观上的引导和具体工作中的指导相结合,使各系的教研工作既不脱离重点又能获得必要的支持。各系可按照学院学期教研工作的重点,根据系内工作时间的安排,围绕重点项目制定系教研工作计划并开展各项活动。
三、主要工作:1.
1)各项宣传报道、组稿上报工作;
2)调研阶段工作总结和实施阶段工作的推进;
3)配合局“
2.新一轮课程改革
1)召开我校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交流会;
2)继续编辑发行《教研通讯》并组织现代职教课程和教育理论的学习测验;
3)按学院新一轮课程改革方案的计划开展各项工作。
3.教师教学能力建设
1)开展全校性的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活动;
2)继续完成行动导向教学法轮训任务;
4.质量管理体系工作
1)新职工质量管理知识培训、考核;
2)跟踪检查持续改进项目整改落实情况;
3)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管理监督;
4)完成今年的内审及外审等质量体系的审核工作。
5.专业开发及课题的评审
1)专业开发控制程序的落实;
2)已立项课题的跟踪检查、结题等;
3)组织重点课题的申报工作。
6.“三类人”的相关工作。
7.新教师导师的配置及日常工作的检查督促。
8.继续推荐优秀教研成果、论文、著作等参加各级各类的评比活动
9.按上级主管部门及校领导的工作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四、教研参考内容:各系在围绕学院教研工作重点组织教研活动中,可参考以下内容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
1.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和实践;
2.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的实践研究;
3.一体化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
4.一体化教学实施的研究;
5.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研究;
6.技工院校科研工作与学校内涵发展的关系研究;
五、各项工作时间计划
序号 |
周次 |
日期 |
时间 |
工作内容 |
组织部门 |
1 |
|
|
整个学期 |
1.1)2)3) |
273工作 |
2 |
8 |
2010.10.27 |
半天 |
2.1) |
教研室 |
3 |
7 |
2010.10.20 |
|
2.2) |
教研室 |
4 |
|
|
整个学期 |
2.3) |
教研室 |
5 |
3-13 |
2010.9.20- |
|
3.1) |
教研室 |
6 |
13 |
12月4日前 |
3天 |
3.2) |
教研室 |
7 |
6 |
2010.10.15前 |
半天 |
4.1) |
质管办 |
8 |
|
|
整个学期 |
4.2)3) |
质管办 |
9 |
|
按审核工作计划 |
|
4.4) |
质管办 |
10 |
|
按专业开发控制程序时间要求 |
|
5.1) |
教研室 |
11 |
8 |
2010.10.30前 |
|
5.2) |
教研室 |
12 |
|
|
整个学期 |
5.3) |
教研室 |
13 |
4 |
2010.9.30前 |
一天 |
6 |
教研室 |
14 |
|
|
整个学期 |
7 |
教研室 |
15 |
|
|
整个学期 |
8 |
教研室 |
16 |
|
|
整个学期 |
9 |
教研室 |
[注]1.表中工作内容栏的序号与上文中的序号对应;
2.时间如有变动,以具体通知为准。
教研室
■
二 交流平台
■汽车工程系在暑假期间全力以赴做好“省长杯”技能竞赛选手训练工作并取得两名选手跻身广东省职业技能竞赛汽车修理工竞赛仅有六名选手的广州市代表队的优异成绩的同时,组织了各教学部部长、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在原有模块式课程改革基础上进行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方面的进一步完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针对当前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对高中起点班级教学计划进行重新修订;继续强化校企合作,以进一步为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依据;结合实际情况,对高级层次、技师层次的课程进行相关改革。
■管理工程系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从2009年3月份即开始启动,经历了理念的宣传贯彻、观念的更新以及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步尝试之后,直至利用今年暑假整个假期开展相关课程改革实质性工作,取得了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阶段性成功,确定了学习领域,制定了课程标准,开始了课业文本的编写,并根据实际情况在新学期开始对新生班实施系统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教学尝试。
■机电工程系在暑假期间以开办“实验班”为基点多措并举推进课程改革,派出骨干教师赴企业拜师学“艺”,了解专业设置与企业需要、专业对口情况与企业用人需求等,并几乎是同步将调研结果转变为该系调整专业设置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同时,该系课程改革核心小组完成了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模式首个“实验班”各项工作,开学以来首个“实验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信息工程系在暑假期间进行动漫设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两大主体专业项目式课程开发,解决了相应的教学文件支撑及教师对项目式课程的认识不足等问题,并选派骨干教师参与各种培训和进修,完成了“组建与维护企业网”、“动态网页设计”、“网络管理”等三十多门专业课程的课程整体设计。
■公共基础系暑假期间开设完成了教师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师资培训,培训结束后即组织了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解决问题等四个模块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开发,顺利完成了课程开发教学设计及教学文件的编制,同时利用整个暑假完成了与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相配套的教学场地设施建设和改造,新学期起即在全校所有专业高中起点的新生班级中开始投入教学使用。
■
■9月12至13日,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验工作启动会在广州市工贸技师院召开。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技工教育管理处处长刘正让在致辞中指出,广东经济和社会的转型需要技工教育的发展,技工教育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人力资源优化的转化器。一体化课程改革抓住了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关键,走在现代职业教学的前沿,是一项具有关键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的工作。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副书记黄远飞也在致辞中指出,人保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安排这次会议在广州召开,是对广州技工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他表示,广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技工教育,在“
三 荣誉星空
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2009年教工获奖一览表(部分)
序号 |
姓 名 |
获 奖 名 称 |
授奖单位、获奖等级 (获奖时间) |
1 |
袁勇 |
参加广州市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特授予“广州市技术能手” |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9年6月) |
2 |
程子华 |
参加广州市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特授予“广州市技术能手 |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9年6月) |
3 |
程子华 |
广州市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维修电工项目技师组第一名 |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9年6月) |
4 |
苏志和 |
参加广州市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特授予“广州市技术能手 |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9年6月) |
5 |
苏志和 |
广州市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汽车维修工项目技师组第二名 |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9年6月) |
6 |
袁勇 |
广州市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汽车维修工项目技师组第四名 |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9年6月) |
7 |
罗伟涛 |
广州市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汽车维修工项目中级组第二名 |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9年6月) |
8 |
黎国成 |
广州市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汽车维修工项目中级组第四名 |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9年6月) |
9 |
沈盼盼 |
广州市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汽车维修工项目高级组第一名 |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9年6月) |
10 |
陈景洪 |
广州市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汽车维修工项目高级组第二名 |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9年6月) |
11 |
岑浩钊 |
广州市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汽车维修工项目高级组第三名 |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9年6月) |
12 |
黄月明 |
广州市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动漫制作项目中级组第四名 |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9年6月) |
13 |
肖颖萍 |
广州市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动漫制作项目中级组第六名 |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9年6月) |
14 |
梁 登 |
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9年9月4日) |
15 |
赖松茂 |
广州市优秀教师 |
广州市教育局 广州市教育基金会(2009年9月) |
16 |
张旭征 |
广州市优秀教师 |
广州市教育局 广州市教育基金会(2009年9月) |
17 |
叶军峰 |
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
广州市教育局 广州市教育基金会(2009年9月) |
18 |
查正军 |
主题班会教案《不让悲痛总在事故后》荣获二等奖 |
广州市职业技能教学研究会主题班会教案评选二等奖(2009年9月)(穗技教【2009】40号) |
19 |
刘曼华 |
主题班会教案《文明交通伴我行》荣获三等奖 |
广州市职业技能教学研究会主题班会教案评选三等奖(2009年9月)(穗技教【2009】40号) |
20 |
郑燕英 |
主题班会教案《模拟求职面试》荣获三等奖 |
广州市职业技能教学研究会主题班会教案评选三等奖(2009年9月)(穗技教【2009】40号) |
21 |
蔡文书(指导老师:李文娟 汤宁) |
广州市属技工学校学生写作比赛个人二等奖 |
广州市职业技能教学研究会广州市属技工学校学生写作比赛个人二等奖(2009年9月)(穗技教【2009】41号) |
22 |
学生选手:杨思华(指导老师:李文娟 汤宁) |
广州市属技工学校学生写作比赛个人三等奖 |
广州市职业技能教学研究会广州市属技工学校学生写作比赛个人三等奖(2009年9月)(穗技教【2009】41号) |
四 理论园地
(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节选)
第六章 职业教育
(十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十五)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十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强化省、市(地)级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根据需要办好县级职教中心。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十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制定退役士兵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
什么是职业核心能力
--(摘自中国核心能力网)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称为“关键能力”,在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也有人称它为“关键能力”;美国称为“基本能力”,在全美测评协会的技能测评体系中称为“软技能”;香港称为“基础技能”、“共同能力”等等。
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8项,称为“8项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
从其内涵和特点分,职业核心能力可分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大类:方法能力是指主要基于个人的,一般有具体和明确的方式、手段、方法的能力。它主要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处理信息的能力。方法能力是劳动者的基本发展能力,是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知识、信息和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职业方法能力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等能力。社会能力是经历和构建社会关系、感受和理解他人的奉献与冲突,并负责任地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它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职业社会能力包括:“与人交流”(包括“外语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等能力
(三)
国外核心技能提升的主要途径、方法及其启示
吴真
核心技能,又称软技能 、核心能力、关键能力、关键技能、可移技能、可携带技能、必要技能、基本技能,它是指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它强调的是,当职业发展变化时,从业人员所具备的这一技能依然起作用。
“核心技能”的培养曾经成为德国强国富民、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中国要提高综合国力,要在当今世界经济强国中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培养出大批能在迅速变化的环境里具有适应力与竞争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大众汽车公司职业培训部的邦加尔德曾说过:“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发展速度极其迅速的时代,企业和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着眼于未来,迎接伴随技术发展出现的挑战。这就要求从来人员具备一种直到今天还未被人们普遍了解的自我重塑和自我适应的技能,那就是核心技能 。
核心技能自上个世纪70年代初由德国的梅腾斯提出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时间,我国对核心技能的研究始于上世纪末。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一项研究课题中首次将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划分为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核心技能三个层次。2007年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又推出了包括8个模块的核心技能体系。但在实际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活动中如何培养、提升核心技能?本文从核心技能提升途径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介绍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相关情况。
一、提升途径
德国把450种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分为13大类,任何职业培训都要在第一年按13大类进行基础培训。通过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为核心技能的提升打好基础 。在澳大利亚主要采用培训包的形式提升核心技能。法国对核心技能的提升和认证采用一体化的方法,在原有的课程和认证中增加新的课程和认证,而在英国和威尔士则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一)通过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的课程提升核心技能
在英国的职业院校中,学生必须通过必修和选修的职业活动和实习工作来提升核心技
能。比如实施测量所需要的核心技能,它需要学生运用交流技能访问一些人并写出调查结果报告;运用数字能力提供测量的调查结果;运用信息技术来检验信息并打印出调查报告。
1990年,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十六至十九核心技能”的报告,指出核心技能将被列入所有16-19岁学生的课程学习中,这意味着在英国的普通学校也可以进行核心技能的培养。
(二)通过培训机构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提升核心技能
在英国主要通过获得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GNVQ)提升核心技能。一个GNVQ单元课程可以分为两类:职业单元和核心技能单元,学生要获得一个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必须通过规定数目的必修和选修的职业单元和三个必修核心技能单元[5]。只有少数培训机构单独开发和设置核心技能的培训课程。例如英国的达得利学院(Dudley college)认为交流、数字应用和信息技术三项能力是核心技能中的核心,因此开发并使用了这三项核心技能的培训光盘。
在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培训包。培训包规定了全国职业培训和认证中的能力标准、评价方法以及资格证书的能力标准、评价方法以及资格证书认证的条件和要求。每个培训包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国家认证内容,这是培训包的主体,由国家能力标准、国家资格证书框架及考核指南三部分;第二部分是非国家认证内容,是由学习策略、评估材料和职业发展材料等组成的辅助材料。澳大利亚培训包的开发者和修订者要详细地将核心技能整合到相应的培训单元中,在每一个培训包中都有公共单元和专业单元组成的能力单元,其中公共单元内容即包括交往技能、有效地与他人一同工作等核心技能、有效地与他人一同工作等核心技能成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一部分。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澳大利亚资格证书通常是以能力为本位。颁发证书的依据是学生按照行业认证的国家培训包和认证课程中所阐明的能力标准进行技能展示。培训包所承认的是受评估者所具有的技能而不是他们所学习过程的课程。如果受评估者能够证明自己的技能,即使这些技能还没有达到获得一个证书或文凭的全部要求,他们也能得到有关某一资格的学分或能力记录。培训包为培训与考核活动提供各个行业的水准基点,通过这一系列培训和认证,提升个体的核心技能,促进了个体的发展。
(三)通过校企合作提升核心技能
近年来,德国的许多企业在生产车间建立了“学习岛”,使教学直接融于生产环境之中。通过校企结合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把实训课程放到企业进行实训教学,学生可以尽早接触生产实际,培训教师也可经常亲临现场,感受企业技术革命的不断变化,学校可以请一些高级技师进行实训指导;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学场所对职工进行岗位理论培训,也可以聘请学校的理论教师进行授课,达到优势互补,既节省了学校和企业的开支,又能提升学生的核心技能,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在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也采取了校企合作这种途径提升个体的核心技能。
二、培养方法
在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中非常注重行动导向教学法,核心技能的提升与培养也融入了这种教学法,以项目教学法最为典型。澳大利亚将核心技能的提升整合到培训包中,主要应用模拟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实施中,教师和培训师也必须根据学习者的需要、能力、专业素材和教育环境来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此方法是指学生通过承接和完成某个具体项目、任务,来掌握专业技能、方法技能和社会技能。学生所承接的项目完全是依据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基本上是独立思考、主动获取加工信息、设计工作步骤和方法,分析并优化解决问题的途径,完成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转化,并通过互帮互学来完成项目工作。完成项目期间实践指导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按照确实的最优解决方案,学员独自或以小组方式在各自独立制定的工作计划指导下完成工作。工作结果要按照预定的目标来进行自我检查和相互检查,并评价达成的效果如何,以锻炼学员的责任心、质量意识及评估方法。
(二)模拟情境教学法
即把在一种人造环境或虚拟的情况下进行教育活动,主要是根据学习要求,模拟一个社会场景,在场景中具有与实际相同的功能及工作过程,只是活动是模拟的。通过这种教学让学生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岗位有一个比较具体的、综合性的全面理解,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现代教育之中。此方法是指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就某个现实的问题提供情况介绍,指出面临的困境、几种选择或已做出的行为,引导学生来对这些困境或行为进行肯定、比较、矫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参与案例研究,提升核心技能中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判断和决策能力,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的迁移性应用知识技能的目的。
(四)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有两方面,即学习和掌握自己的角色并了解对方的角色。角色扮演是一种提升学生核心技能中合作能力、交际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不同职业角色的扮演或比较分析,使学生接受“现实角色”的人格特征,揣摩所扮演角色的内心世界活动,同时又能根据对方角色的言行做出合适的反应,通过这个方法学生能了解和学会评价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的社会作用和自身位置。角色扮演法能提升学生多方面技能。由于社会交往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几乎所有的职业都或多或少的有关系,因此角色扮演能够提高各行各业的培训效益。
(五)问题式学习法
问题式学习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首创。首先,它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强调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学生必须要有对他们自己学习任务的责任心,学习者要全身投入于问题中;其次,教师要为学生设计真实性任务和问题,PBL中的问题情景必须是结构不良的、能够自由探索的,在现实世界中有一定价值的;第三,鼓励自主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必须能够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第四,激发和支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鼓励争论以及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等。PBL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认为学习应该是各个学科或主题的整合,有利于培养核心技能中交流合作技能、创新技能、组织协调技能,并且强调支持与引导等。
(六)课业学习法
课业是英国商业和技术教育委员会(BTEC)课程教学实施的主要方法之一,所谓课业是以任务的形式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学习活动。通过课业的方式把专业技能和核心技能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紧密结合,在学习、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提升核心技能。BTEC进行职业培训是一种在中等和高效性的教育模式,在核心技能教育的拓展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和权威性。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建立核心技能认证标准
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多偏重于该行业的专业性和岗位的特殊性,而教育与培训的具体内容完全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而定,可见国家职业标准是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方向标与指挥棒。为了提高社会与个人对核心技能的重视程度及核心技能培训的规范性,可以借鉴英国等国经验,提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门槛,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及国家职业标准中增加核心技能内容,建立核心技能认证标准。在英国、澳大利亚有相识的核心技能认证标准,或者将核心技能加入到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里。美国还开发了贯穿于行业部门的技能标准,有利于雇主挑选得到认证的求职者,从而避免人们由于经济变化而引起的错位,即使在变化的环境中也能够获得新的职业。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可联合推出对于核心技能认证标准,并将其融合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中。
(二)构建新职业主要课程体系
旧职业主义认为:职业课程是以工艺、肢体操作为定向的,是刚性的、具体的、不可能存在核心的、共同的、可迁移的学习内容。新职业主义突破旧职业主义的狭隘观点,认为:职业教育不是训练人的机械性技艺,而是要为个体未来的职业生活做准备;职业教育不应是“职业导向”的教育,其任务是在个体与他未来的职业生活之间架起一座通畅的桥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职业教育应传授学生职业世界中共同的、普遍的、核心的技能,即核心技能。
新职业主义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处理好专业技能的针对性与核心技能的宽厚性、发展性、共同性之间的关系。做到:课程目标不仅仅是针对某一具体工作岗位的胜任,更强调个体的发展性、弹性、迁移能力,以使个体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的要求;不仅重视职业技能的专业化,同时也强调所有学生应学习一些对未来职业生活有价值的、共同的、基本的内容。
核心技能教学既不是知识普及课,也不是专业技术课,它并不只想教会学生某门具体知识或某项特定技术,而是强调基本能力的培养,注重技能主导性、内容发展性、职业共同性、课程多样性,强调实践性、迁移性和实效性,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取自真实职业背景,结合具体职业活动中的实际操作进行教学和考评。
(三)多渠道、多途径培养核心技能
通过在学校与培训机构设置核心技能课程是核心技能真善美民提升的主要途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核心培养途径与渠道的多样性,采用多渠道、多途径培养核心技能。做到:培养核心技能以职业教育领域,核心的培养以学校教育为主,校企合作、培训机构为辅;在职业学校中,核心技能的培养应将专门设置核心技能课程与在一般技能课程中贯穿核心技能培养理念相结合。
(四)综合多种方法提高核心技能教学效率
核心技能的提升和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核心技能培训在我国刚刚起步。澳大利亚培训包计划、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中公共道德其可取之处,结合我国的国情,对现有的提升核心技能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出一些适合我国的提升核心技能的具体方法,从而提高培训效率,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